北沙河慘案紀念館位于滕州市界河鎮北沙河北岸,104國道劉崗大橋東500米處,紀念館于2005年9月17日落成開館。
1938年3月15日,侵華日軍磯谷師團賴谷支隊向南進犯滕縣,在滕縣北沙河村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阻擊,北沙河村民配合抗擊日軍,使其行動受阻。日軍攻入北沙河村后,展開了慘絕人寰的瘋狂大屠殺。84歲的侯建喜,被按在地上用洋刀劈死;張秀云的叔父被五花大綁吊在樹上,活活用洋刀劈死。好多群眾為了免遭殘害,便躲在地洞里,日軍發現后,用煙熏洞,迫使他們上來,上來一個就刺死一個。僅在王家坑一個洞口,就被刺死28人。逃在村外的群眾也未幸免,在村頭一個溝內,被日軍殺死8人。村民王延標全家7口人躲在地洞里,日軍發現后,當即把他父親和12歲的哥哥用刺刀刺死,然后從她母親懷里奪過剛滿月的妹妹扔在地下,將王延標的母親剖腹開膛,把年過70歲的奶奶推入水坑淹死,回頭又把6歲的王延標和4歲的弟弟扔在水坑。當時因水內已有19具尸體,王延標幸免于難。其弟雖經掙扎,但因太小終被淹死。王延標回家后,見母親的血尸旁邊躺著剛滿月的妹妹在哭叫,他抱起妹妹藏在床底下,過了7天妹妹也因凍餓而死。只剩下孤兒王延標。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全村男女老少就被殺害83人。其中全家被殺絕的11戶,殺得只剩1人的4戶。這就是日本侵略者制造的駭人聽聞的“北沙河慘案”。為了銘記這段慘痛的歷史,紀念慘案的遇難者,界河鎮黨委、政府籌建了北沙河慘案紀念館。
紀念館館名由滕州籍著名書法家、浙江大學教授馬世曉先生題寫。紀念館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館內有主展廳、副展廳、北沙河慘案紀念碑亭、全國最大的整塊青石臺歷、北沙河慘案紀念館落成碑亭、題詞碑廊、接待室。紀念館采用磚混結構,沉雄勁挺,粉墻碧瓦、古樸莊嚴。館內陳列實物187件,圖片255多幅,文字32萬字。主展覽室長38米,寓意為1938年發生北沙河慘案;寬8.15米,寓意為8月15日日軍投降。館門兩側附屬配房14間,寓意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14年的抗戰歷程。濟南軍區捐贈的退役殲六戰斗機1架、T34坦克一輛、54式122毫米牽引榴彈炮1門、59式57毫米高射炮1門、56式85毫米加農炮2門已進館布展。
北沙河慘案紀念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是全國第一家村級抗戰史實紀念館。
?
地??? 址:山東省滕州市界河鎮北沙河村
聯系電話:0632—2722298
? ? 開放時間:全天免費開放

北沙河慘案紀念館正門

北沙河慘案紀念館內整塊青石臺歷

北沙河慘案紀念館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