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國5800萬名黨員。江澤民作題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大會審議通過了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
大會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概念,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大會強調,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跨越世紀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用鄧小平理論來指導我們整個事業和各項工作。
大會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闡明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大會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公有制實現形式、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作出新闡述。大會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些論述,體現了黨在探索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的又一次思想理論認識的深化。
??? 大會在我國經濟發展“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即將實現之際,對如何實現第三步目標作出進一步規劃,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即下世紀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大會圍繞這個發展戰略,對我國跨世紀發展作出戰略部署。
??? 大會強調,要按照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強大的戰斗力,帶領人民完成新的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