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江戰役以后,解放軍展開大規模追擊戰,隨著江南各地的陸續解放,急需大批干部開辟新區工作。魯中南區黨委根據中共中央和華東局的決定,于1949年1月召開組織工作會議,把組織外調干部支援新區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列入黨委議事日程,下達了《動員與集中外調干部的決定》, 按照“顧全大局,服從分配,選強留弱”的原則,從老解放區抽調并組織1套區黨委、10套地委、400套縣、區委領導班子共4000余名干部隨軍南下,負責接收和開展浙江、福建、上海等新解放區的工作。棗莊地區的滕縣縣委抽調南下干部近60名,其中有縣委書記陶有亮、縣長黎靖、縣委組織部長秦澤甫等;蘭陵縣委抽調干部350人,以縣長孫文成為主,組織縣、區領導班子各一套;臨城縣以鄧鄂、楊雪巖、祁耀華等為首組成一套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
凡抽調出來的南下干部,南下前均集中至臨城進行月余時間的整訓。魯中南區黨委領導傅秋濤、高克亭等到臨城負責南下干部的整編、整訓工作。在整編、整訓同時,對南下干部進行了組編。以地區為單位編成大隊,以縣為單位編成中隊,以區為單位編成班。魯中南區的南下干部被編為魯中南南下干部支隊,下設7個大隊。第四地委共抽調地、縣、區三級領導干部500多名,被編為魯中南南下干部支隊第四大隊,下設6個中隊。第五地委抽調地、縣、區三級領導干部400多名,被編為第五大隊,下設5個中隊。
3月下旬,南下干部由臨城乘火車南下。魯中南南下干部支隊第四、五大隊到駐徐州、蚌埠、合肥的華野第七兵團報到。4月21日渡江后被分別編入第二十一、二十二軍,隨軍做征糧工作。5月初,杭州解放。第四、第五大隊的南下干部參加了杭州市的接管工作,大部分被分配在浙江省和杭州市機關工作。有兩個中隊赴臨安地委,負責昌化、于潛兩縣的接管工作。
1949年6月,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央決定抽調3.8萬名干部接管粵、滬、黔、川、寧、青等省。華東局決定從解放區抽調1200名干部。魯中南區調地委級干部6人,縣委級干部42人,配備6套縣級班子,抽調分區級及相當級干部60人。除組織干部南下外,1949年棗莊地區還有一部分支前干部隨主力到貴州、四川等地工作。
棗莊地區的南下干部牢記黨接管新區的重任,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和飽滿的革命熱情,積極投入到接管新區的各項工作中去。他們根據黨的政策,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在新區轟轟烈烈地開展了減租減息、反霸剿匪、建立政權等各項工作,為接管、建設新區和支援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 嶧縣縣委歡送南下干部時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