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上級失去聯系后,郭子化和棗莊黨組織認真總結經驗,調整斗爭思路,積極慎重地恢復和發展周邊地區黨組織。到1934年秋冬,棗莊黨組織已與蕭縣、永城、沛縣等地不少黨員接上組織關系。隨著各地黨組織的迅速恢復和發展,原有的礦區黨組織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黨的領導機構。因此,1935年2月,郭子化召集各地黨組織負責人會議,成立中共蘇魯邊區臨時特別委員會,統一領導這個地區黨的活動。臨時特委的成立,標志著邊區黨的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臨時特委成立后,認真總結了以往地下斗爭的經驗教訓,根據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長期隱蔽、積蓄力量、恢復發展和重建黨組織,開展革命斗爭”的工作方針。強調在發展黨員時要注重質量,確保黨組織的純潔性。在開展工作時,公開工作與黨的組織發展要分開,合法斗爭與非法斗爭要結合起來,黨員要堅持社會職業化,反對無職業作掩護“四不像”的工作方式,反對盲目亂干。
臨時特委很重視山區黨的工作的開展,特委書記郭子化強調,哪里有勞苦大眾,黨的工作就應該開展到哪里。1935年3月,臨時特委決定以抱犢崮山區為中心,開展山區黨的工作,建立革命根據地。5月,郭致遠、高志成以開藥店行醫治病作掩護,到大北莊開辦了天德堂藥店,在抱犢崮山區建立了第一個地下工作點。6月,中共大北莊支部成立。此后,群眾的斗爭情緒愈來愈高,黨支部領導群眾開展了幾次斗爭,均取得勝利。

抱犢崮山區
在開展大北莊黨的地下工作基礎上,臨時特委派李韶九回臨沂、費縣一帶進行革命活動,先后在許多村莊建立了黨的組織。1936年夏,臨時特委建立中共臨沂中心縣委,負責開展臨、滕、費、嶧山區黨的工作。臨時特委繼同春堂藥店后,又相繼在大北莊、高橋、徐莊、北辛建立了天德堂、廣德堂、元德堂、乾德堂藥店。這些藥店既是臨時特委地下組織開展革命工作的基地,又是邊區地下黨員往來聯絡的落腳點,在掩護黨員開展活動、擴大地下黨組織、領導人民群眾斗爭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抱犢崮山區黨的工作的開辟既為臨時特委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也為后來魯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基礎。
?
?天德堂藥店舊址